【教牧书信】48. 提多书第三章9~15节(罗门 牧师)

 

9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以及分争,并因律法而起的争竞,因为这都是虚妄无益的。10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11因为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12我打发亚提马或是推基古到你那里去的时候,你要赶紧往尼哥波立去见我,因为我已经定意在那里过冬。13你要赶紧给律师西纳和亚波罗送行,叫他们没有缺乏。14并且我们的人要学习正经事业(或作:要学习行善),豫备所需用的,免得不结果子。15同我在一处的人都问你安。请代问那些因有信心爱我们的人安。愿恩惠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最末了的提醒

提多书我们读到这个地方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保罗特别交代提多两件事。第一,他告诉提多,要提醒他所牧养的基督徒,要作良善的公民(顺服、守法、有公德心),要过表里一致、彰显平安、和谐以及温柔的生活(1-2节)。不管他们的民族特性或个人性格是怎样的,虽然我们知道保罗对革哩底人的评价不高,但神给他们的呼召就是如此。第二,我们也从提多书第三章3-8节保罗说明了得救教义的五个元素:救恩的源头是上帝慈爱的属性、救恩的基础是上帝怜悯的行动、救恩的途径是经由重生的洗礼或圣灵的更新、救恩的目的是使我们称义和承受永生的福分、救恩的证明是强调善行的重要。每一位传道人都应有这样的信心,就是他所牧养的人是可以被改变的,即便是他们原来的民族性是懒散的、是暴躁的、是容易撒谎的,上帝都可以改变过来,使他们成为积极的、温柔的和诚实的,这就是福音的大能,以致他们可以去过一个上帝所召他们去过的新生活。最后保罗要再提醒提多几件事:

  1. 提多要远避无知的辩论(9):提多书三9-11是关于假教师部分,因为他们会引起许多混乱,保罗要提多远避(命令语气,躲开)这些j无知的(愚拙的)辩论、k家谱的空谈、l分争、m因律法而起的争竞,因为这四件事都是虚妄无益的(无用的)。希腊哲学家花许多时间去辩论他们精巧编织的哲学难题,而犹太人的拉比虚耗时间替旧约人物堆砌出想象的家谱和传奇故事。另外犹太人的文士则用极长时间去讨论安息日应做与不应做的事,和甚么是洁净和不洁净的食物规条。这些错误中的每一项,都在提摩太前书中提过了:第一个错误,所谓无知的辩论,不是指对所有神学问题讨论的禁止,因为犹大书说:「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我们看见四福音记载耶稣本身就是一个竭力捍卫真理的人,祂在世的日子,经常与那时候的宗教领袖争辩。保罗自己也曾被卷入许多有关福音的辩论中,例如在雅典,保罗「在会堂里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还有以彼古罗【注:今译伊壁鸠鲁】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与他争论。」(徒17:17-18),因此捍卫某些基要真理的神学信仰是不能避免的。保罗也曾经鼓励提摩太要为真理打那美好的仗,并且嘱咐提多要堵住假师傅的口,也要责备他们(一1l、13),由此看来,不是所有的辩论都被禁止。圣经所禁止的只是那些『无知』的辩论,另外其它三个错误,是家谱的空谈、纷争,并用律法而起的争竞。保罗在这里提到家谱以及律法,表示当时是有一场犹太人的争论。对于这项争论,在提前一3-11已有说明。在那几节经文里,保罗说假师傅研究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显然保罗认为他们对旧约的处理方法,过于轻浮和不庄重。他们的说词引起了许多纷争和争竞(口舌的争闹),但相对于善行是有益的、是美善的、是有建设性的;而那些无知的争辩却是无益的、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它也不会带给你任何好处,保罗深知基督徒的真正职责在乎基督徒的行动。讨论若不产生行动,就是大大的浪费了时间。
  2. 提多要警告分门结党的人(10-11):「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因为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多3:10-11),「分门结党的人」就是喜好制造派别的人,他们是传播没有圣经根据见解的人和假教师。因为这些人明知故犯,自己定自己的罪(aujtokatavkrito”self-condemned-ASV)!『犯了罪』的意思必须按着前一节来理解,也就是故意挑起纷争。我们如果去与心思扭曲的人争论,是很无意义的,也不需要定他们的罪,因为他们已经是被自己定了罪。无论如何,这里并非要讨论定谁的罪。但要强调一个事实,就是堕落与犯罪的行为,最终要反过来定他们自己的罪,保罗说:传道人有责任要警戒这些在教会分门结党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保罗嘱咐提多,要分三个阶段向这些好争辩的人施予纪律:首先是一次清楚的警告:要警戒那分门结党的人,然后要再警戒他第二次。只有在警告他第二次之后--如果那个犯错的人仍然不肯悔改,而且拒绝接受被宽恕及被挽回的机会,那么他便要被弃绝。这时就要跟他划清界线,与他毫无关系(第10节)。弃绝可能有几方面的意思:被开除并且逐出教会(如提前一20),或是指一种社交关系上的排斥(可能是像罗十六17所描述的要留意躲避这些人)。然而,弃绝他是对的,因为在两次的警戒以后,这些制造问题的人也同时两次拒绝悔改后,我们就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第11节),从这节经文这里,我们想起马太福音第十八章15-17,耶稣所设立那包括好几个阶段的程序。就是一个犯错的人会有好几个悔改的机会,但到最后,弃绝就成了最终的办法,不过教会施行惩戒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挽回犯罪的人。
  3. 提多要赶在冬天与保罗会面(12):保罗告诉提多,他有意差派一个人到革哩底去,这人会有足够的能力替代提多,好让他可以去跟保罗会合。保罗说他可能差派亚提马或是推基古。对于亚提马,我们一无所知,新约别处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另一方面,在新约一共有五处地方提过推基古这个人(除了提多书第三章12以外,还有20:4亚西亚人推基古、6:21所亲爱、忠心事奉主的兄弟推基古、西4:7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提后4:12我已经打发推基古往以弗所去)。这些经文告诉我们,他来自罗马总督管治的亚细亚,像经常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的特罗非摩一样,他也是一位被拣选将奉献带到耶路撒冷的人。保罗称他为「亲爱的兄弟,及在主里忠心的仆人」,而且保罗显然对他很有信心。他差派推基古到歌罗西,可能是带着保罗的信一起去,并且要向歌罗西的众教会报告,有关保罗的事。保罗现在打算把他差派到革哩底去代替提多(第12节),然后再差遣他由罗马去以弗所,大概是为了使提摩太可以抽身出来,好让他能尽快的去探望保罗(提后4:12)。一旦亚提马或推基古到达革哩底,又可以承担起众教会的工作后,提多便要尽力前往尼哥波立与保罗会合,因为保罗已经定意在那里过冬(第12节)。尼哥波立就是位于希腊西海岸(亚得里亚海)的一个城市。
  4. 为同工送行:「你要赶紧给律师西纳和亚波罗送行,叫他们没有缺乏。」(多3:13)他们是提多书的送信人,提多要尽一切所能去帮助他们上路,这包括了金钱和财物上的供应。我们对西纳一无所知,只知道保罗称他为律师。律师这个字可以用来形容专精希伯来或是罗马律法的人。若是跟希伯来人有关的,应该是指摩西律法,但因为西纳是希腊名字,或许他更精通罗马律法。亚波罗很可能是那位既有学问,又是能言善道的亚历山大人,因为他最能讲解圣经,而且在哥林多有美好的事奉,结出许多果子。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保罗将一个责任交付给西纳和亚波罗,要他们将他的信送到在革哩底的提多那里去。一旦完成这项工作,他们要得到当地教会一次隆重的送行。所以保罗吩咐提多要尽他一切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上路,就是为他们预备一切他们前面的路程的需要的一切物品。
  5. 提醒信主的人应当委身正经事业:「我们自己的人也应当学习作善工,供应日常的需要,免得不结果子。」(14,新译本)这些人可能是当地同工。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革哩底的人有一个特质就是闲懒,这种地方民族习性可能也在当地同工身上,因此保罗一再告诫他们要留心(或学习,这是命令语气)做正经事业,或翻译为学习行善,以预备所需用的,免得不结果子(第14节)。我们在前面已经看过的,在几封教牧书信内,「善行」,是指好的行为或者是属于正直、正当、正派的工作。这些真正跟随基督的人,必须借着委身作善事,以表明自己是基督的跟随者;这样他们不用倚靠别人,而且还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

问候与祝福v.15

同我在一处的人都问你安。请代问那些因有信心爱我们的人安。愿恩惠常与你们众人同在。」同我在一处的人都问你安。意思是说,提多首先要接受保罗及与他在一处的人,给他的问安。然后,他要将保罗的问安传达给其他人。请代问那些因有信心爱我们的人安(第15节)。这信心就是「我们共信之道」(一4),这个信仰将属神的人在爱中联系在一起。

有一个观念我们要知道那就是保罗的书信一般都不是他自己亲笔写的,往往都有人替他代笔写信的。例如罗马书就很明显是由德丢代笔写的(罗十六22),有时在书信的结尾,他总会由他的代笔者那里拿过笔来,亲自写一些个人问安的话,例如林前16:21:「我保罗亲笔问安」;西4:18:「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帖后3:17:「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凡我的信都以此为记,我的笔迹就是这样。」,相信他在提多书里也特别写了「恩惠、恩典」这个词的信息,而恩典正是他信息的核心。他所指的『恩惠或恩典』,是源自圣父和圣子(一4):这恩典借着基督在历史中显现(二11),也因着这显现,我们被神称为义(三7),恩惠是我们原本不配得的却临到我们身上。当他发出祝福时,保罗不单是向提多说话,也是向所有在革哩底的人说话,更是向所有后来读他这封信的人说话,包括我们:愿恩惠常与你们众人同在(第15节下)。

在我们读完这封短信的三章经文后,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见,『信仰和善行』是作为这卷书的主题,实在很贴切:在教会中(第一章),基督徒领袖--相对于假师傅--要传递使徒的信仰,并且将他们所传的付诸行动:在家中(第二章),家庭的成员要以基督过去及将来的显现,作为他们事奉与生活的动力,殷勤地在今生履行他们种种的责任:在世界中(第三章),认真的基督徒公民要自然而然的、随时随在的,彰显出三位一体真神的荣耀--圣父、圣子和圣灵。上帝是行动的上帝,因此我们的信仰也必然是行动的信仰,我们可以这样说:信仰激发行动,行动则显出信仰的荣美。信仰的教义和实际的行动是密切结合,不能分开的。

真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