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为何需要学习讲道呢?主要原因是效法耶稣。主耶稣除了用小组事工带领人成为门徒以外,他的讲道也不时呼召人起来跟随他:「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爱我胜过爱: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25~27),可见讲道也是呼召人作门徒抉择的时刻,所以一个门徒决心要跟随耶稣,也要学习操练讲道。有人可以对成人讲道,有人可以对青年讲道,有人可以对儿童讲道,甚至有人也可以在家庭向左邻右舍讲道。
一、生命就是讲章
「讲道」是教导工作的一环,我们透过讲道,教导信徒,提高他们属灵生命的水平。「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四12)传道人每个礼拜努力不懈地宣讲神的话语、分享信息,为要使信徒得造就而成为门徒。
一个门徒要操练讲道当先思想耶稣是怎样讲道的?根据《圣经》记载,总是「有许多人」,甚至数以千、万计的人,聚集等候耶稣基督要听他讲道(可六34~44)。「这时,有几万人聚集,甚至彼此践踏。」(路十二1)这可以肯定耶稣讲道,绝不沉闷,而且在其生命中所流露的属灵能力,使听众不单是听,更可完全沉浸在祂的爱中。耶稣没有高谈阔论一套神学知识,也没有旁征博引地探讨希伯来文、亚兰文或希腊文。衪没有用扬声器说话,更没有在一间有空调设备的大房子工作。那么主耶稣基督如何使万人跟从祂呢?「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太九35、36上)祂是随走随讲,四处服侍群众,永远以怜悯的心全情投入;祂不单用口教训人,也用脚走路,用手医治和安慰人,而且祂总是站在群众的世界中。
「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太五1~2)耶稣基督讲道的环境,是在百合花遍野的山坡、水波浩瀚的加利利湖边,甚至是在路边、田边;祂不须先列出一套理性的神学系统,却是使用最通俗的日常实物教材,掌握人人可见的具体事物,如天上飞鸟、地上花朵、田边撒种人、船上渔夫;祂所掌握的,是世界中每一种生活的体验,从中揭露真理,呈现智慧的教导。回想主耶稣基督的图画,是何等亲切、温暖、幽默与详和,即使在动义怒洁净圣殿时,也充满了一种正义与爱心的情怀。衪绝不严厉、冷漠或怨愤,却充满宽恕和怜悯,祂的公义和慈爱是如此的和谐一致。
由耶稣的榜样看见如果我们的讲章只有冰冷的逻辑系统,失去了耶稣那极深极大的智慧和仁爱的情怀,这样的讲道如何感动人心呢!正统神学所肯定的真理当然重要,但若将真理化为抽象的话语──却远离神那具体、无尽的爱,远离属灵生命的流露,这样真理便变成了严肃、冷漠、用来指摘人的条文,如鸣锣响钹一般,这样的讲道却变成催眠术,像盐失了味一般。
二、講道的反省
在预备讲章之前,最先要反省自己:
- 作为一位讲道者,有没有完全依靠神,还是依靠自己的口才与学识?恩赐若没有神就如天上浮云,没有实质。「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箴八34~35)只有那些殷勤寻求主的人,必能得着当说的话,当讲的道。
- 反省心中有没有因他人的批评而怨恨?有没有因听道的人多而沾沾自喜?有没有因人少而迁怒他人?我们要打开心门,除去心中障碍,让圣灵先充满自己,使心口一致,全身投于讲道之中。我们须先让神完全洁净、遮盖自己的罪,若没有洁净的心灵,其言论必成空虚妄言,也不能感动人的灵魂。
- 反省自己是否只是以常用的讲章来应付讲道,还是以仆人的心态来服侍会众。虽然是讲者,也不要自以为高高在上,甚至自命灵性、学识比别人高,视会众是愚不可及的小羊。反之,我们应先视自己是仆人,像耶稣为门徒洗脚,以服侍他人的心开始。故此,我们须充分了解会众的思想、惯用的词汇、关注的问题(例如工作上的压力、婚姻中的危机、人际互动的冲突),从他们的需要开始,进入其世界,再从中扭转其世俗的方向,超越其本身之见地,转向《圣经》真理的视野。
三、如何预备讲道
- 充实讲章内容:要充分掌握所用经文的上下文的脉络,历史背景,还有其他重要概念在其它地方的用法。清楚自己要讲甚么,尝试先将自己所要讲四十分钟的道,用三分钟简单的说出来它的中心思想。若综合不出来,就表示自己仍未清楚所要传讲的内容。
- 讲章前后呼应:整理所要讲的道理;先讲哪点,引入主题,高峰要带出哪一点,讲道的中心思想要明确,听的人才能抓住重点。有些人讲道思想逻辑不够清晰,虽然讲了许多内容,但是中心思想一直说不清楚,这是非常可惜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句子,例如,我们应该欢喜快乐地敬拜神、神恨恶离婚,并警告人们不要离婚,围绕中心思想来组织你的讯息,这样你的讲道就可以有一个中心或主题。有效的讲道要求讲道人传讲一个主题(中心思想),因为他的听众一次不能明白或应用一个以上的真理。讲道必须前后紧扣起来,由前一步带出第二步,第二步带出第三步,环环相扣,以达至内容高峰及结论。留意每要点之间须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我们要留意讲章的逻辑性,说出一层一层的重点,从第一层转向第二层,再转向第三层。每一层均带会众到一个特有的领域,体会神的每种真理与恩情,到最后高峰与结论。
- 敏锐地表达:讲道时必须掌握会众的处境,从关注一些真实的人生问题开始。开始的时候可透过一个故事、诗歌、影视情节、个人的人生体悟,来建立人生处境的图像,引导会众进入这世界而反省人生,进而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我们如果不一开始就引起听众的注意,他们的耳朵再接下来的三、四十分钟将要关闭起来。描述与人生的处境相应的《圣经》处境,陈明神的真理如何处理这处境,藉此张开会众的眼界,成为他们人生困局中的出路。于是,《圣经》的真理便有效地进入会众的世界中,不再是抽象虚悬的命题了。我们必须清楚传讲纯正的真理,「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二15),并以真诚的爱心与关怀来表达,那不只是一篇口才凌厉的讲章,而是有灵性、有爱心,全身投入的见证。讲员必须身体力行响应自己所讲的一切,讲员本身的生命,就是优美的讲章。
- 实际的应用:讲道一定要跟今天切身的生活有关连,而且要有具体的建议。例如,说到多祷告,就鼓励信徒参加教会的祷告聚会(当然祷告会也是可以很丰富和精彩的)。讲道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说服、劝化,以至听者作出行动上的改变。当耶稣讲述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时,相信祂一定期待听众也成为帮助别人的人。故此,保罗的书信上半部是教义,但下半部总离不开对教会作十分具体实际的勉励,因为他明白又知道那些弟兄姊妹的需要。在讲道中,有时会犯的毛病是内容太抽象,所讲的好像与今日的生活完全拉不上关系。一篇好讲章,不但有条理清晰的真理,更有激发信徒落实行动的应用部份。讲员必须对时代有敏锐的触角,亦须认同会众的需要和景况。对有些经文,讲员有很深刻的人生经历,会导致灵意解经。灵意解经是属于个人的感受,若不超过经文的范围并不为过,最怕的是私意解经,以自己的看法为基准,以偏概全而抹煞整个经文的原意。
四、讲道者的身体语言
最后我们必须谈到讲道者身体语言的问题,讲道当然使用声音语言,也使用身体语言;因为身体语言和声音语言同样有效、同样响亮,叫会众「听」得更清楚,明白天父所交托传递的信息。讲道者如果僵硬的站在台上,毫无身体语言,表情呆滞,显然无法吸引人的注意;因此,合理、自然、舒畅和吸引人的身体语言,讲道者绝不可忽略。讲道者的面部表情不应过多,免得叫人觉得是造作或演戏;但是面部毫无表情的讲道,确是缺乏真实感。讲道者日常应该对着镜子观看,了解自己面部的表情,看看自己的喜、怒、哀、乐、庄重可亲、严肃责备,是否能与内心一致。稍为注意改进,以免心中所想与外表实况完全不同。若有更配合、更自然、更舒畅、更合理的表现,那就最好了。
- 让眼睛说话:眼睛对讲道十分重要。人心若愤怒,眼睛就冒出火焰;人心若快乐,眼睛就露出笑意;人心若亏欠,眼睛就闪烁不定。讲道者心中若没有强烈的感情,自然是目光呆滞,毫无生气了! 讲道者的心灵投入讲章,恨神所恨、恶神所恶、爱神所爱、盼神所盼,就会心中激动,眼睛露出愤怒、坚决、柔和、热切、同情的目光。若讲道者对镜观察,更深入体会内心与眼神的配合,就更加有效地传达天父的责备、慈爱、期望了。面部表情和眼目表情,都如声音一样,需要勤加练习,可对着镜子或向亲爱的人刻意地练习,或平日观察体会,不经意地练习。平日与家人、朋友谈话时,习惯轻轻注视对方眼目,留心聆听或留心说话。
- 双手的妙用:手部的身体语言更需多加练习,就能十分自然地帮助加强声音、加强眼光、加强讲道内容,叫听众更深地接收到天上的信息。引用、诵读和强调《圣经》时,可以两手捧《圣经》,高举胸前,递向听众;也可以一手持《圣经》,另一手表示手势。布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就是左手持着打开的《圣经》,右手用力指着,宣告神的话语。在说明激动、强烈或重要的话语时,也可以双手一同表明手势。若是双手有同样动作,往往叫人觉得生硬;若是双手一高一低,有不同而互相配合的动作,则是十分理想。
握拳不是最好的手势,除非偶然说明权柄、力量或打击,平时最好避免。手掌是常用的,可以柔软地摇动,可以用力地伸展或切割,可以自然地张开,可以自然地合拢,都能说明许多不同的意义。手指怪异扭曲或用手指直指听众,都不是最好的方式。若讲道者双手东摸摸、西摸摸,玩弄钢笔、钮扣、手帕、眼镜、鼻子、下巴或讲台凹凸之处,就显出讲道者的紧张、怯场、缺乏经验了。这些可笑的动作,初学讲道的人常难避免,只要能慢慢改善,就好得无比了。
- 站姿也讲究:除了极少数情形下,脚部大多不能帮助说明讲道的内容。但讲道者也当留意,不要让脚部姿势损害了讲道的果效。男讲道者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左右脚分开,相距一至二呎左右,平稳地站着。这表示讲道者的庄严、诚恳和力量。但这姿势不太适合姊妹使用。另外也可以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前后相距一呎左右,左右相距半呎左右。身体的重心前后移动,常常按需要而改变。姊妹也可以采用两脚完全合拢,或稍稍离开。这姿势显出姊妹的恭谨、温雅和教养。姊妹也可在讲道开始时采用这姿势,以后也采用前后轻重的姿势,在结束时又回复两脚合拢的姿势。
站的方式可以随意改变,以免疲倦,也有变换生动的感觉。但两脚扭来扭去,或不断地改变站姿,或一脚粗鲁地踏在讲台下面等失仪的动作,都应小心避免。有经验的讲道者可以在讲台的周围调换站立位置,甚至离开讲坛,在台上往来行动,甚至下到台下,都可以衡量实际情形决定。但是在婚丧仪式、毕业典礼、就职典礼或按立典礼等庄严的聚会中,就不甚合宜了身体语言和声音语言彼此配合,可更清楚地和更有力地把天父所交托的信息表明出来,叫会众大大蒙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