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书信】21. 提摩太前书第六章6~11节(罗门 牧师)

 

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7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8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9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10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11但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

上一回在节目中我们谈到当时在提摩太所牧养的以弗所教会有人传异教,这异教就是传讲别样的教义,是跟保罗所教导的内容不同,这些内容不是来自上帝的启示,不是来自耶稣基督纯正的话语,是出于人不良的动机,这个动机就是保罗在上一节所说:「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6:5),意思是假教师利用敬虔来牟利,他们外表的敬虔沦落为一种赚钱的工具,但是真实敬虔的人不是这样,他们应以真实敬虔的生命和知足的态度来过生活,这才是一个最大的(mevga”great)获利之源,这个利益不单来自物质的满足,更是真神的赐福,「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

过俭朴的生活(懂得知足的人)

保罗是在重复他在这封信前面曾说过的一句话:「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4:8),这是属神的人在世上应有正确的态度。保罗用来表达「知足」的这个字(aujtavrkeia),是保罗时代斯多亚哲学派别经常用来表达『自我满足』的字眼。这种「自足」是完全不受外在环境影响的。同样地,基督徒的知足并不在乎外在的东西。保罗写道:「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立比4:11-12)但是这种基督徒的「知足」其实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不像斯多亚学派或新纪元的推动者所说的,可以在我们自己里面找到,不是的,基督徒的这种「秘诀」只可以在基督里找到。

保罗说:「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因此,真正的知足不是自满自足(self-sufficiency),而是在基督里的真正满足(Christ-sufficiency)。这是为什么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属灵巨大收益的原因了。真实的满足与快乐也常常是从人际关系的互动中得来的。倘若人没有友谊和爱心,就算他真拥有世界上一切,也不会快乐。基督徒应当明白真正快乐的秘诀在那里,不在于外在的事物中,也不是从个人自己内在的里面去发掘快乐的泉源。人最终只可以带两件东西到上帝面前,或说只有两件你可以带进永恒的:那首先就是你必须带你自己的本相去见上帝,无论任何人都不能从上帝面前隐藏,你的身分地位、教育背景、财富权势都不能再隐藏你真实的自我,在审判台前人的内在无所遁形;再来带进永恒的就是把你在世上与上帝所建立的关系带去见上帝的面。

当我们认识真正的财富乃在于爱心和分享的友谊关系中的时候和当我们明白我们最宝贵的产业,就是借着耶稣基督而与上帝建立的和好关系的时候,真正的知足便会临到我们。接下来保罗比较两种人:一种是那些知足的人,他们拥有生活的基本需要,就会感到满足(第7-8节);另一种是那些贪婪的人,他们贪爱钱财,而且希望一夜致富(第9-10节):

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7-8)保罗所形容的,并不是那些连基本需要也缺乏的穷困人。没有人穷困到这个地步,还可以感到知足的,保罗所形容的,是那些只要你有衣有食便知足的人(第8节)。约伯曾这样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1:21)就是说,出生时,我们是赤身露体、身无分文的来,而当我们死去、被埋葬时,也是赤身露体、身无分文的走,我们在世上的生命只是一段短暂的旅程,我们没有带任何东西来,也不能带什么东西离开。

有一次,一位富有的妇人过世了,在她的丧礼上,有些好奇的人问主持丧礼的牧师说,那位妇人究竟留下多少遗产,牧师回答说:「她留下一切」就是她什么也没有带走,钱财乃身外之物,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种观点应该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尤其是经济方面。因为物质只不过是我们在时间里所需要的行李,但是它并不存在于永恒。因此,聪明的人会携带最轻便的行囊,而且,耶稣自己也曾吩咐过我们,不要为自己在地上积攒财宝(就是说不要自私地累积财物),那这样说来,我们对财物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保罗回答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耶稣禁止我们要去为衣食来担忧,因为祂答应过我们,天父要为我们供应这些东西,只要我们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亚历山大三十岁就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但是他在三十二岁就死了,死以前要他的家人在他的棺材旁边挖两个洞,好把手伸出来,让世人知道他两手空空来到世界上,什么也都带不走。上帝对那位把财富当作永恒的无知财主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豫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路12:20-21)

错误的财富观(贪恋财利的人)

旧约圣经里充满了对贪心的斥责,箴言:「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箴28:20)耶稣提醒我们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5)。亚当和夏娃因为贪爱世俗的智慧而违背上帝的诫命、亚干因为贪爱金钱衣服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审判、犹大贪爱三十块钱而出卖耶稣、亚拿尼亚和他的妻子撒非喇贪爱人的掌声和虚荣而遭受死亡,这些都是因为贪婪而为自己带来悲惨的结局。保罗说:「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提前6:9)这个迷惑又可以翻译为「试探」,意思是有一些人跌落到试探的陷阱里面而无法自拔,而这些人就是想要急速发财的人,例如赌博的人、抢劫的人、欺骗的人,他们陷在迷惑、落在网罗里。求主叫我们永远不要陷入这种景况,使自己遇见从私欲来的试探。

贪婪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罪性,是与拜偶像一样。拜偶像的人大多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只求灵验的那个神,如果这个神不灵验,就会被丢掉不再去拜它。曾经在一个地方许多人风靡玩所谓签赌的游戏,于是就到庙里面求神问名牌,看这些神能不能指点中奬的号码,就在开奬以后许多人很失望因为没有中奬,结果把怒气发泄在这些所谓神明偶像身上,有的就被丢在垃圾堆里面、有的丢弃在马路边任凭风吹雨打,成为落难的神明。如同中文有一句成语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其实这些偶像本来就不是神,它们怎么会听祷告呢?只是这些拜偶像的人只想到满足自己,想到哪里就拜到哪里,这种人其实是以贪婪为中心的生命,他们错误的欲望使得他们最终沉在败坏和灭亡中(第9节下)。「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弗5:5),贪心的人在今生落在败坏里,在来生则陷入地狱的灭亡中,如耶稣所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太16:26)为了强调这项严肃的警告,保罗跟着引用了一句似乎是当时的谚语:贪财是万恶之根(第10节上)。

这里有一句最常被人错误引用的经节,那就是圣经从来没有教训我们说:金钱是万恶之根;而是告诉我们说:贪爱金钱才是万恶之根。金钱本身是中性的,它不是恶也不是善;但是贪爱金钱却会引诱人走向邪恶的道路,人可以利用金钱自私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也可以用钱帮助邻舍。他可以利用金钱走上错路;但他也可以按照上帝的意思,利用金钱改善别人的生活。金钱本身不是一种邪恶,但我们对金钱负有很大的责任,它对善和恶都能发挥极大的力量,那么贪爱金钱会为我们带来哪些特别的危险呢?

(一)贪恋金钱必然使人更贪得无厌。罗马人有一句格言:财富像海水;海水一点也不能止渴,反会使人越想喝水。人积财越多,则渴望更多。传道书有一句话说:「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传5:10)贪爱金钱很容易领人利用错误的方法去达到目的,但结果就是痛苦和悔恨。「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意思是贪财者有一天将离弃信仰并且把自己钉在许多刺痛自己的荆棘上,这个叫做自作自受。这些愁苦可以包括心灵的忧虑、懊悔、煎熬的良心、和发现物质主义不能满足人心的最终绝望。一位十九世纪的美国资本家高德(Jay Gould),死时遗留下上百亿的资产,却无人为他哀悼,据说在临终前,他大声喊叫说:「我是世上最可怜的家伙。」

(二)贪爱财富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观念上。虽然财富可以获得生活上的保障;但它却不能购买真正的平安,它不能买健康,也不能买到真正的爱情,而且它也不能保证人不受愁苦和死亡的困扰。因此想要倚靠物质得到永恒安全感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三)贪爱金钱会使人自私。倘若一个人被贪恋金钱的力量所驱策,他只会顾念到自己的利益,而不会想到别人的损失和需要。贪恋金钱叫人只想到自己;别人只是他的赚钱工具,或者被视为阻碍他发财的绊脚石。有一个先生沉迷在股票的买卖中,他一有钱就把它用来投资买股票,钱都不拿回家,有一天作妻子的真的受不了了,对她先生说:「你是要选择这些金钱还是要选择我和这个家。」,这句话好像当头棒喝使他先生清醒过来,自私和追求金钱的人,有一天将会失去宝贵的亲情和友情。

(四)虽然贪恋金钱的基础是渴望得到安全,但是盲目追求它的结果只是带来更多的焦虑。人越想保存财富,就越怕失去它;于是终日惶恐,若有所失。从前有一个寓言,叙述一个农夫因为对皇帝尽忠,所以获得皇帝赏他许多金钱,起初他心中十分兴奋;但是过了一些时候,他求皇帝收回这些御赐的礼物,因为自从他接到礼物后,心中便开始存着一种莫名的顾虑,恐怕失掉这笔金钱。「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太6:24)

我们可以照着箴言所说的来向上帝祷告:「我求祢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求祢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祢,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箴30:7-9)

真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