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10. 初代教会的形成(庄亚伦 牧师)

庄牧师在本集中将分享使徒行传2:25-47。


参‧彼得的讲道与初代教会的形成

、引述预言的意义

(一)、彼得把约珥所说『以后』改为『末后的日子』,因为他认为约珥的预言是指末后的日子,而且要向他的听众宣告当时已经处在末后的日子。

(二)、『在天上我要显出奇事;在地下我要显出神迹』天上显出奇事是指圣灵从天上浇灌下来,而地下显出神迹是指世界末日之前的一些征兆,『到那时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是指求告主耶稣的名就可以得救。

这段约珥的预言,显然彼得还不能很清楚分辨『末后的日子』与五旬节圣灵充满的时间差距。我们现在读使徒行传就能分辨得很清楚,彼得之所以不能很清楚,可能是因为他引述约珥的预言,以为时间已经到了末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内心期盼世界末日主再来日子近了。

(三)、从22~24节中,彼得简略地叙述耶稣的传道、死亡和复活的事实,这是彼得讲道的重心。在他所传讲的过程中,并没有人提出其他的异议,显然他的听众根本就不把大祭司所捏造的故事当事实(太二十11~15)。

(四)、在25~28节中,彼得引述诗篇有关复活的见证更有确据,彼得引述诗篇十六章8~11节那些犹太人都明白,这段经文所预言的并不是指大卫,因为他早已过逝了,他的尸体也早已朽坏,所以这里应该是指弥赛亚,而耶稣的复活,可以补足在大卫本身所不能实现的期望。

(五)、29~36节彼得继续解释大卫所预言的,都已经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应验了。

 

论使徒行传二章38节的神学意义

这节经文是许多不同教派、不同教义,都以此为论点的根基,有些福音派强调这个地方是在说,受浸是为了要悔改;一神一体论强调这里只有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五旬节教会强调这节经文是全面性,要成为历世历代教会的规范。我们将从圣经的诠释学来看,如何找到路加的本意,并且提出它的神学意义。    彼得在五旬节那一天,圣灵充满了一百二十位门徒之后,有些犹太人以为他们是醉酒,被新酒灌满了(徒二13),彼得说现在才早上九点,哪会有犹太人敢一大早就醉酒呢?彼得就站起来引述约珥的预言,从旧约圣经的预言与应许中指出说:『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二36)。彼得是在传福音作见证,指出他们所唾弃的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天父神已立祂为世人的救主与弥赛亚了。『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徒二37)众人听了彼得的话以后,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彼得的讲道和他还没受圣灵充满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就「扎」心katanusso {kat-an-oos’-so},这个扎心(they were cut to the heart)的原意是「针刺穿」,后来这个字演变为「强烈痛苦的感觉」。他们听到彼得讲完道以后,是什么事情、什么感觉让他们会扎心呢?他们扎心绝对是因为彼得所传讲的信息,让他们觉得惭愧。在使徒的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人听到福音都会「扎心」,特别是活在当时传统中的犹太人,像法利赛人、撒都该人、文士、祭司,这些比一般百姓更熟悉旧约律法的人,他们存着敌对基督的态度,使徒所传的福音虽然他们也听到了,他们不但不「扎心」,反倒采取了许多逼迫的动作。能够被神激动的人,心里面至少存着愿意聆听的态度,否则听了再多的道理,仍然活在旧的传统和习惯中,生命很难改变过来。在这些扎心的人中有三千人是直接受到彼得信息的感动而决志,在耶路撒冷那时有许多从国外回来过节的犹太虔诚人,我想大部分悔改认罪的人是他们,而不是那些为反对而反对的犹太人。从这节圣经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所传讲的信息会让人听了觉得舒服或扎心,如果没有扎心的信息就只是成为哗众取宠而已。我们所要讲的道是要讨人喜欢或讨神喜悦,常常看到弟兄姊妹听道时流泪痛哭,不就是扎心吗。那些受到激动(扎心)的犹太人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这些人的态度显然跟以前不一样了,之前他们以为这些使徒在早上醉酒,对犹太人来说那是大逆不道违背犹太律法的事,现在他们称彼得是弟兄,表示已经认同他们不是醉酒的人,而且更进一步说,请求彼得来帮助他们,给他们指出一条可行之路。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二38)。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主轴是:一、要悔改。二、要受浸。三、得圣灵。先谈一下【要悔改】,悔改这个字是不定过去式的动词,暗示着说他们必须有所行动,不仅思想改变还要在生活方式上有所改变。这里悔改的意思是,要放弃那些律法主义的犹太教思想,律法主义的生活方式,要悔改相信主耶稣,并要在行为上改变遵照主耶稣基督的教训去生活。真耶稣教会教导要接受浸礼必须有三方面的过程:「1、奉主耶稣圣名:除了耶稣之圣名以外,别无拯救(徒四12),故受浸归主,一定要「奉耶稣基督的名」施浸(徒二38;八16;十48;十九5);信耶稣的人要因祂的名得蒙赦罪(徒十43)。2、全身入水:洗礼之洗字,在希腊原文是「浸」字,故洗礼即浸礼。主耶稣在约但河受洗、腓利给太监施洗;在洗礼后,都是「从水里上来」(太三16;可一9~10;徒八38~39),乃是「全身入水受浸」的洗礼,表明「主血洗凈一切罪孽」。3、低下头:洗礼是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故要在洗礼的形状上与主死的形状联合(罗六3~7);主死在十架上,死时是低下头(约十九30),因此受洗时要低下头受浸,亦即罪人求赦的态度(诗卅八4;拉九6节)。」1真耶稣教会所教导的这三点,第二点跟我们一样,第三点我觉得头往前或往后没有很大分别,而第一点我们认为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9节是我们的标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这是耶稣升天以前最后的吩咐,我们当然要遵守。我们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或奉父、子与圣灵的名施浸有何态度呢?在孟威廉博士的书【Anointed to Serve】提到唯独耶稣的争议(Jesus Only or Oneness issue)。2神召会还没成立以前的前一年1913 年的4月,在加州的亚罗优斯高(Arroyo Seco)举行了一次世界五旬节派的大营会。大会讲员是Mrs. Mary Woodworth-Etter,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触发了‘唯独耶稣’的争议,当时有一位加拿大传道人麦阿利(R.E. McAlister, 1880~1953)。麦阿利在浸礼聚会讲道时指出在使徒行传,使徒们只奉耶稣基督的名施浸(徒二38),他们从未曾奉圣父与圣灵的名施浸。当天晚上的通宵祷告,其中一位名叫史革匹的传道人(John G. Scheppe,1870~1939)突然大叫起来,宣称自己看见了耶稣显示他的名满有能力的异象。第二天,大家急忙查考圣经,将全部有关耶稣之名的资料搜罗出来。而查考圣经的结论是,应该只奉耶稣之名受浸。另一名极有影响力的前澳洲浸信会伊娃特(Frank J. Ewart,1876~1947)牧师,3他到美国洛杉矶作了神召会创办人杜翰(William H. Durhan,1873~1912)的副手。后来杜翰去世,他就接任成为神召会的领导人之一。他听见圣经的结论是只奉耶稣之名受浸,就起来大事鼓吹。伊娃特可称为‘神体一位论’的教义创始人,因为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十分小心地来做研究工作。伊娃特的新理论立刻得到了一些传道人的认同。其中一位名为格兰枯(Glenn A. Cook,1867~1948)的传道人,便要求立刻奉耶稣的名重新受浸。后来他们两人联合起来,决定将这新理论教导其他教会。结果借着他们的一份刊物,使‘唯独耶稣’与‘神体一位论’传遍了全国。他们的影响力不在于亚苏萨街的西蒙之下。

1915年在神召会方面,因为一间最大的黑人教会牧师海乌特(Garfield Thomas Haywood, 1880~1931)受到格兰枯的影响;海乌特与全体会友,再加上当时神召会的总会长贝尔铎(E. N. Bell,1866~1923)一起再奉耶稣的名受浸,因此全国的神召会即刻面临大分裂。过后神召会的总干事傅劳尔(Flower)召开第三届神召会大会议。主要是为了让两派的人以‘神体一位论’及‘三位一体论’来个辩论会。可惜这十分激烈的辩论并没有得到一个完美的结论。第二年(1916年的10月初),神召会召开第四次的会议来解决这个重要的教义问题。当时的气氛依然如此地紧张与诡谲,两派人士各持己见,甚至彼此以‘撒伯流主义’、‘三位神论’及‘天主教的奴隶’作为攻击。此时傅劳尔、维尔契(Welch)与皮森(Pinson)已重新夺得一些在去年流失的弟兄们归回,并支持‘三位一体论’。其中一位重回神召会并支持‘三位一体论’的关键人物就是前会长贝尔(Bell),他可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后来又在1916年拟订神召会总纲章程与《基本真理》(Statement of Truths)十六条,主要是由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巿的柯华伦(Daniel Warren Kerr)所执笔,4经过总会大会通过后,已经成为各国神召会所共同遵守的一个属灵的大宪章。后来有156位支持‘神体一位论’的会员们在这时刻选择离开神召会,另组织‘五旬宗神体一位论’(Oneness Pentecostalism)教会。从此神召会与五旬宗神体一位论(Pentecostal Unitarianism)或独一神论五旬节派(Oneness Pentecostalism)的区别就在与基督论(Christology)、神论(Doctrine of God)与救赎论(Soteriology)。5下面这句话说:『叫你们的罪得赦』,【叫】的希腊文是eis 这个字可以翻译成:为了(in order to)或因为(because of),如果这句话是「受浸是为了叫你们的罪得赦」那问题就大了,受浸以后罪才可以得赦免,我想这绝不是彼得的教导。这句话应该说「因为你们的罪得赦」,表示可以受浸的原因是因为罪已得赦免。我们再去回想施洗约翰出来传道时,他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三2)又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太三11),要先悔改才为他们施浸,这就成为基督徒受浸的模式。

最后我们要讨论彼得说:『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二38)的含义,有些福音派的人解释这段经文是从约翰福音三章,尼哥底母的经验来看『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三5~6),他们又用使徒行传五章31~32节『神且用右手将他高举,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我们为这事作见证,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福音派的人解释说悔改、受浸、得圣灵都是跟救恩有关。不过,我很不服气他们的解释,他们怎么不在意那些人扎心呢?那些人要求彼得说当怎样行才好,表示他们已经悔改认罪,愿意相信耶稣,显然第一、二章都是在谈到圣灵的能力与工作,路加记载这一节经文,是要告诉我们,彼得似乎在提出一个众教会、历世代、各地方都该遵守的进路,他说:『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徒二39),显然这句话是预言将来万邦万民,历世历代的人都可以得到38节的应许。因此,我们认为使徒行传二章38节神学意义,就是新约时代以后一直到现在,众教会都可以得到领受圣灵应许的规范,而这个应许就是圣灵充满得能力可以为主作见证。

 

、初代教会的形成

(一)、教会是如何开始的

1.门徒听了彼得讲道时就扎心(37节)。为何人听道会扎心,它代表什么意义?一个讲员所期盼的是否就是讲道能像彼得一样。

2.众人为什么要问彼得当如何行(37节),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彼得回答那三件事是今天教会设立的大原则?悔改、受浸、受圣灵,这三个原则成为教会都有的现象。

4.讨论39节前一节所说的应许要给什么人?什么时间?

(二)、圣灵工作使教会扩展

1.门徒一天增加了三千人的源由从何而来?

2.教会最基本的四大聚会原则?(42节)

3.讨论凡物公用的概念?


1  http://www.tjc.or.jp/tjc.china/tjc/mdzx/ysdjz/172515113.shtml (真耶稣教会新生命网络宣道中心)

2  William W. Menzies, Anointed to Serve, p106-121.

3  他因为接受灵恩运动而被教会驱逐离开浸信会。

4  庄飞  中国神召会历史   p.20

5  E. Calvin Beisner, Jesus Only Churche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8, p7.

真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