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20. 基甸用计谋击退米甸人(庄亚伦 牧师)


基甸用计谋击退米甸人

七章15~18节

基甸听见这梦,和梦的讲解,就敬拜神,回到以色列营中,说,起来罢。耶和华已将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中了。于是基甸将三百人分作三队,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里,瓶内都藏着火把。吩咐他们说,你们要看我行事。我到了营的旁边怎样行,你们也要怎样行。我和一切跟随我的人吹角的时候,你们也要在营的四围吹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2)策动进攻(七15~18)

从米甸人口中得闻以色列人胜利的预兆后,基甸便敬拜耶和华。他的信心得到坚固,于是他将这些说话带回阵中(参七9、15),他将三百人分成三队,这是旧约战事中常见的做法(撒上十一11,撒下十八2)。这些人手持号角及空的瓶子,而瓶内则内藏火把,并且他们按着基甸的指示行事。将火把内藏于瓶子,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较后时间可以获得使用。至于号角,是用动物的角造成(希伯来文作shopar),常作召集军队作战之用(三27,撒下二十1)。康德鲁(Cundall)的看法无疑是对的,他认为以色列人企图制造极大的声浪是可能的,因为以色列人不只是一次吹号,而是继续不断地吹。康德鲁相信这里提及的次序先是吹号,继而打破瓶子,呼喊「为耶和华!为基甸!」,然后再不断吹起号角。当以色列人追击米甸人时,呼喊和吹角互相交替。以色列人的目的除了要令米甸人产生混乱之外,亦希望藉此误导米甸人,使他们误以为被无数的军兵围攻。

 

七章19~23节

基甸和跟随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纔换更的时候,来到营旁,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三队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着火把,右手拿着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他们在营的四围各站各的地方。全营的人都乱窜。三百人吶喊,使他们逃跑。三百人就吹角。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亚伯米何拉。以色列人就从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全地聚集来,追赶米甸人。

 

3˙米甸人的崩溃(七19~25)

(1)突发的进攻(七19~23)

在中更时分(编注:新译本作在半夜三更),基甸与跟随的人展开攻击。当时代,晚上是分为三更,每更为四个小时,晚上六时是初更,因此中更便在晚上十时开始。康德鲁(Cundall)认为这攻击是经过周详的部署:那些不在第一更或第二更轮席的士兵,都会利用这晚间初段的时间入睡,而其余落班的士兵则仍然在营中走动,这无疑使那些被杂吵声浪唤醒的士兵倍感惊怕,因为他们的敌人已经渗透营中。如康德鲁附加的补充,骆驼的惊恐奔逃亦叫这环境更为混乱,而这亦是一个相当可能的建议。

基甸和跟随的人在米甸人营的四围埋伏。基甸一发令,三百人立刻吹起号角、打破瓶子、拿着火把,以及大声喊叫「耶和华和基甸的刀」(七20)。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在基甸领导之下,积蓄用尽全力制造噪音,以增加场面的混乱。在这混乱的情况下,全营的人都被吓得跳起、乱叫及争先逃跑,他们都以为被大军包围。而这三百个以色列人,先有宏亮的号角声,接着有三百个瓶子被打破,然后是如打雷一般的吶喊声,接有三百个瓶子被打破,由于基甸的跟随者都手持火把,在营的四周站着,故此看似有士兵无数。米甸人在混乱中彼此互相击杀(22节)。最后,米甸人向东逃跑至平原,后抵约但河,这里是他们最初向以色列人发动进攻的地方。基甸为了彻底将米甸人击溃,便召集拿弗他利、亚设及玛拿西三个支派,连手追击在逃的米甸人(23节)。

 

七章24~25节

基甸打发人走遍以法莲山地,说,你们下来攻击米甸人,争先把守约但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于是以法莲的众人聚集,把守约但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捉住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一名俄立,一名西伊伯。将俄立杀在俄立盘石上。将西伊伯杀在西伊伯酒醡那里,又追赶米甸人,将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级,带过约但河,到基甸那里。

 

(2)联合进攻(七24~25)

当米甸人向南逃时,基甸向以法莲支派要求增援,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把守约但河的几个渡口。伯巴拉(意为渡口之城)的正确位置不详,但这地点可能是靠近费哈小河(Wadi Far’ah)。以法莲将两个米甸的首领俘掳及处决,他们是俄拉(意指乌鸦)及西伊伯(意指狼)。至于两个取得胜利的地点,一处为俄拉的盘石,另一处则是西伊伯的酒醡,它们的位置亦是不详;这两处被命名的地点,正是两个米甸领袖。他们二人的首级被割下,有如战场上胜利的战利品,被带到基甸那里,而这乃是古代东方人常见的风俗(撒上十七51;卅一5~9)。

真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