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10所以我为选民凡事忍耐,叫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11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eij)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12我们若(eij)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我们若(eij)不认祂,祂也必不认我们;13我们纵然(若,eij)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
保罗为这福音受苦难,这福音是拯救世人的好消息,既然是好消息那为何还会受苦难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来自人性的罪恶,另一个是来自撒但的作为。人性虽然受罪捆绑但却喜欢罪中之乐,人习惯于犯罪的生活模式、习惯于黑暗的光景,一旦光线强烈照射进来,人就受不了,有的人会选择离开黑暗,但也有一些人宁愿留在黑暗中抗拒福音的真光,这些抗拒的人不仅拒绝福音,有的甚至要伤害那些传福音的人,这样就会带来苦难。当保罗传福音到居比路岛(塞浦路斯)的时候遇见一个行邪术的以吕马,他抵挡保罗的工作,要拦阻人不信福音,这种抗拒还没有到伤害保罗的程度,但是到了路司得情形就不一样了,因为「有些犹太人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挑唆众人,就用石头打保罗,以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徒14:19)这种苦难是全人的,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一23-28提到他所受的苦难说:「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这些苦难可以捆绑保罗、可以伤害保罗,但却无法捆绑福音的大能,因为这是来自上帝生命的道。这道继续在人心中工作、成长、壮大,而这个过程是人所无法捆绑的,更是撒但无法夺走的,所以保罗说:「神的道却不被捆绑!」这是一个何等有力的宣告。人可以杀害我们的身体,但却伤害不了上帝的福音,一切的锁链在这福音的面前通通都要被砍断,连地狱的门也要因这福音震撼,这些是神的道本身所具有的大能,不管任何时间空间都不能捆绑神的道,保罗的身体虽然被关在监狱里,那时也不可能获得释放;但是他却没有沮丧,殉道者的血都变成教会生长的种子。
你可以放逐一个人;但不可能放逐真理。你可以囚禁一个人;但不可以囚禁他所讲的道。信息常常比人重要;真理比传真理的人更强而有力。保罗肯定罗马政府绝对找不到一个能囚禁上帝之道的监狱。历史事实证明如果人的力量可以消除基督教的话,它早就灭亡了;但是人怎能把不朽的事物扼杀呢?绝不可能,在保罗时代逼迫教会的尼罗王现在在哪里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杀害传道人的希特勒在哪里呢?他们都已经灭亡了,但教会仍然不断壮大和成长!
「所以(故此,为这原因)我为选民凡事忍耐,叫(i@na)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提后二10),选民就是上帝所拣选的人。旧约上帝拣选以色列民为祂的选民,但其实上帝早就预定信靠祂的外邦人也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如约拿到亚述首都尼尼微宣教使那里的百姓悔改,这些悔改的人就成为上帝的选民。这选民观念从一个犹太的民族性扩大到整个世界性,到了新约这个隐藏的奥秘就更明显的启示出来了,「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6)。保罗为这些选民的缘故他凡事忍耐(uJpomevnw,endure),这忍耐有几个意义一个是指站稳真理的立场而不妥协、另一个是受到逼迫苦难而不退缩、最后忍耐也指当试炼临到时而不沮丧。「忍受试探(试炼)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雅1:12)使徒保罗知道,他借着为福音受苦,有人的灵魂会得救,这些灵魂有一日会得着基督耶稣里永远的荣耀。罪人藉神的恩典得救,又与基督耶稣一同得荣耀之异象,充足地激励保罗去忍受所有苦难。
以上三种的忍耐对保罗而言都是真实的经历,他为了传福音给外邦人站稳真理的立场而不与异端妥协,受到逼迫苦难而不退缩,忍受试炼而不沮丧「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林后4:1),保罗为选民凡事忍耐,有一个目的(i@na)就是让这些外邦信主的人,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给人类的救恩只有一个,没有许多,而这救恩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才有功效,「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福音的核心就是耶稣基督,福音的目的就是要叫世人得救恩,这个救恩是伴随着永世的荣耀,可见这救恩具有何等的神圣性。
接下来保罗采用了一些当时教会的共同信仰告白或引用当时教会的诗歌来作为他自己为主受苦的总结论,他说:「11有可信的话说(pistoV” oJ lovgo”):我们若(eij)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12我们若(eij)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我们若(eij)不认祂,祂也必不认我们;13我们纵然(若,eij)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二11-13)这段经文一共享了四个如果,这四个「如果」或「若」(if)是与事实相同的假设,就是这些信仰告白(confession)是信徒共同的经历,特别是在第一世纪教会受到很大的逼迫,更需要用这些信条(creed、doctrine)来鼓励正在受苦中的信徒。这个信仰告白分成四个部分:
- 我们若(eij)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同活这是重生的过程,重生就是与基督同活,但是若不先死就不可能同活,换句话说同死在先同活在后,同死就是认罪悔改、同死就是对付自己、同死就是了结以往,旧人若不脱去,新人就不可能穿上,旧人若不先死去,新人就不可能活得出来。有人以为这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是指洗礼而言:在罗马书第六章里面,的确洗礼被视为与基督同死和与基督同复活:『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祂同活。』(罗六4,8)但是这里保罗更是要强调生活的实际经历,而不单一种仪式而已,也有人认为本节也可以用在那些为基督殉道的人身上;那些至死跟随祂的人,同样在复活里也要跟随祂。教会历史上曾记载了五十个基督的精兵,他们的职业是军人,在一个敌对基督教的国家服役,后来因信仰被抓,若他们放弃这信仰就可得自由,并恢复军职,否则就要被处死。但这五十人均不愿放弃,于是就被命令脱光衣服,丢进一个结冰的大湖中间,负责行刑的人又声称,若有人愿否认信仰,随时可离开湖面,进到一个预备好热水的温室,并可继续作军人。这五十个军人仍坚持信仰,围在一起高唱「五十个勇士为基督挺身」,后来声音愈来愈弱,其中有一人受不了,就离开他们进到温室,没想到因从极冷之处出来马上浸泡热水,反而很快就死了。其余四十九人仍以微弱的声音继续唱说「四十九个勇士为基督挺身」,其中一位负责行刑的一军人看到这幕情景深受这个信仰所感动,于是就把衣服脱掉,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为主殉道的勇士。
- 我们若(eij)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忍耐这是成圣的过程。成圣最重要的就是忍耐,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有忍耐这个特质在里面,因此任何人必须为基督受苦,他的受苦使后继者的道路较为宽广。我们的受苦只是分担了基督十字架重担中属我们的一小部分而已;并且在把上帝的救恩带给人的事上,尽我们的一小部分责任而已,「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惟有那忍耐到底的人才会得救。若没有十架,便没有冠冕。这里的一同作王是指同掌王权一起统治的意思。现在我们已有部分的王权在握,但将来才会完全的实现,例如主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18:18-19),在地上我们可以透过祷告执行君王的权柄来治理教会、甚至惩戒不守纪律的人,但是在未来如同启示录所说在新天新地里「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22:5)。
- 我们若(eij)不认(否认)祂,祂也必不认(否认)我们:在不信主的人面前承认自己的信仰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学生要在老师的面前承认基督信仰,可能会遭受老师的嘲笑、儿女要在父母的面前承认基督的信仰,可能会遭受到父母的责备与处罚,在同侪朋友的面前承认基督的信仰,可能他们会故意挖苦你、疏远你,纵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在他们面前勇敢作见证,耶稣亲自说的:『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祂。』(太十32,33)。那些不认基督的人,基督也不认他们,「否认」这里的意思是永久的和习惯性的不认他,特别是用来形容那些不信的人,就是一些从来不以信心来接受主耶稣的人,将来有一日,主也不认那些人,不管他们是自称多么的虔诚,仍被主看为是不合格的人,而遭永恒所淘汰,但那些为基督信仰付出代价的人,将换得天上永恒的奖赏。
- 我们若(eij,纵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信实的):因为祂不能背乎(否认)自己。人会跌倒、会失去信实,但上帝永远不失脚、不跌倒,这是保证上帝的慈爱不因人的软弱而变更,「因为,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恶人却被祸患倾倒。」(箴24:16),所以彼得曾经三次否认主,终究上帝还是扶他起来,使他成为初代教会的柱石。王明道牧师曾经否认过主,最后上帝的恩典还是得胜了,王明道牧师在监狱里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亲爱的弟兄姊妹!或许你曾经跌倒,你曾经否认过主、你曾经离开过主,当你现在正收听这个节目时,我要告诉你:上帝仍是信实的,祂仍是你可以信赖的一位,「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