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牧师在本集中将分享使徒行传18:18-25。
「他因为许过愿」『他』即保罗;『许过愿』大概是指拿细耳人的一种暂时性的誓愿(民六1~21);犹太人在患病或遭遇危难时,惯于许下誓愿,通常为期一个月,在此期间内禁戒剪发、吃肉和饮酒;保罗为何许愿,路加并没有说明;有人推断大概是因主在异象中的应许保守他的安全,结果免受敌人的攻击,得以顺利传道(参9~10、12~16节),乃作此感恩的许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发」『坚革哩』位于哥林多的东边,是哥林多地峡东岸爱琴海的港口城市(参1节批注;罗十六1)。『剪了头发』有二意:(1)于许愿之时,以剪发为志,直到还愿以前绝不再剪;(2)剪发表示所许的愿已经满期(徒二十一23~24),把许愿期间所长起的头发剪下,带到耶路撒冷烧在祭坛上,作为祭品献给神。有解经家认为保罗的剪发应属前者,因为他为了必须在一个月内还愿,而不允在以弗所多住些日子(参20节)。「到了以弗所」『以弗所』是亚西亚省的省会,详情请参阅第十九章。
「他却不允」保罗大概是为着要赶在逾越节来临之前回到耶路撒冷,所以不允多留些日子。通常地中海的海运在冬季暂停,约在三月十日左右重开,而主后五十二年的逾越节是在四月初旬,因此他在以弗所所能逗留的时日不多。「神若许我,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大约在主后五十二年秋天,保罗履行了他的诺言(徒十九1)。「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原文并无『耶路撒冷』,但『上去』一词含有此意。保罗上耶路撒冷的原因在此没有交代,很可能是到圣殿去还愿(参18节),顺道和那里的教会有交通。根据推算,保罗大约是在主后五十二年春,回到耶路撒冷作短期的探访,其时恰值逾越节期间。根据《使徒行传》,保罗截至此时,至少已到过耶路撒冷三次(徒十一30;十五2;十八22)。但根据《加拉太书》,他仅提到两次上耶路撒冷(加一18;二1)。彼此之间不但没有矛盾,甚且可用来左证保罗写《加拉太书》之时,必定是在此次上耶路撒冷以前。「随后下安提阿去」『安提阿』指叙利亚的安提阿(徒十一26;十三1);它在耶路撒冷的北面,但因地势较耶路撒冷为低,故用『下』字形容。本节结束了保罗第二次出外布道旅程。「又离开那里」从本节起,保罗开始他第三次出外布道的行程,此时大约是主后五十二年夏天。保罗三次出外传道,都以安提阿为起点(参22节;徒十三1~3;十五35、40)。「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保罗在他第二次出外传道旅程中,也曾经过这些地方(徒十六6)。
参‧亚波罗擅于讲道(十八24~28)
亚波罗「他生在亚力山太」『亚力山太』位于埃及三角洲的西北岸,是罗马帝国第二个最重要的城市,该处犹太人甚多。「最能讲解圣经」『圣经』指旧约圣经;那时新约圣经尚未写成。「心里火热」『心』字原文是『灵』,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亚波罗此时已经领受了圣灵得到重生。「将耶稣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亚波罗既然熟悉旧约圣经(参24节),他将耶稣的生平和旧约的预言作一比较,结果使他深信耶稣就是弥赛亚;他所讲论教训人的,大概就是阐明耶稣即为弥赛亚。「只是他单晓得约翰的洗礼」『约翰的洗礼』借着将人浸入水中,表明将他已往离弃神的罪行,作个结束,所以又称作『悔改的浸』(徒十九3~4)。这与基督徒奉主耶稣的名受浸不同,因为基督徒的受浸,是重在与基督的联合,包括消极方面的埋葬--与基督同死,也包括积极方面的复活--与基督同活(罗六3~5)。亚波罗在当时可能只明白公义、道德、恨恶罪恶、悔罪改过等,而不明白恩典的福音。
「就接他来,将神的道给他讲解更加详细」百基拉和亚居拉移居哥林多时接待保罗在先(参2~3节),又与保罗同往以弗所(参18~19节),以弗所教会初成立时很可能就在他们的家中聚会(林前十六19),现在又接待亚波罗,并在属灵的事上帮助他。前后两位被主重用的仆人,都从他们得着肉身和灵性双重的益处。百基拉和亚居拉此时对『神的道』的认识,可能由于在与保罗同住的一年半期间,深得保罗的教导之功(参11节)。亚波罗给哥林多教会信徒的帮助很大,以致保罗日后在论到他时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林前三6)。虽然有些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想要使他作一党的领袖与保罗竞争,可是保罗和亚波罗彼此之间显然并无党派之见(参林前十六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