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主日学同工及主内的弟兄姐妹,大家平安!
我們在上一次,同大家開始來談主日學的教學方法,我們提到了有一個叫做「問題」的方法,我們特別提到了,如何去改善我們所提出來的問題。我們提到了第一個,我們需要仔細的去策劃,以激勵學生樂於思索。
第二呢:你所提的問題要能夠清楚、簡短。第三個呢:是避免以「是」或者是「不是」來回答你的問題,我們要繼續的來思考。
第四個:不要把答案放在你的問題裡面,這是什麼呢?好比如果我們問說:「仁慈永遠是對的是不是呢?」那你想他還有什麼好選擇的?當然是!那像這樣的問題他可以不必經過思想,他可以很快的來回答;但是很快的回答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他不需要經過頭腦的過濾,他不需要去做判定等等的問題,所以不要把答案放在你的問題裡面,而是透過問題讓他們去思考到,老師問這樣的問題,那我該怎麼樣的來進行?這是第四個步驟。
第五個步驟呢是在回答問題之前,讓班上的學生有些時間來思想。我想我們可以將心比心,如果在一般的學校裡面,老師如果要問問題的時候,學生們都是很害怕的,怕我不會回答,怕回答錯了,或者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說些什麼?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點時間,讓學生們能夠來思想。可能老師讓孩子們說:等一下我會問幾個問題,甚至有的老師很聰明的他說:等一下我會問什麼什麼問題,讓孩子們在頭腦裡面稍微思想一下。
如果老師讓孩子們,能夠緩和他們上課的這個緊繃的情緒,在這個時刻老師問說:哎什麼,哎他們回答,我想這是在問題回答之間的一個互動,我們需要讓學生有一些時間來思想,不要像一把快刀擺在你面前說:你不回答,不回答我就砍下去!我想沒那麼嚴重。
我們主要的目的,是要他能夠記住神的話語,我們的目的,是要他能夠把神的話語放在心靈裡面,我們可以盡量的來提示他,讓他了解;可能在一時之間他沒辦法想到,可是經過你的提示,哎他想起來了。當他想起來的時候,這個就成為他一生當中,他不會忘記的。求神幫助我們能夠擁有這樣的一個技巧,能夠把問題問得恰當。
還有第六項:當你叫全班學生都做準備的時候,並且給他們一點時間去想,那你就會開始叫學生來回答。如果你一開始叫他的名字,那麼別的學生怎樣?就不再去想了!因為不是叫到我是叫到他;可能在人的心靈裡面會讓自己鬆懈下來。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讓孩子們知道,這樣的一個問題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回答,而是全班的人都一起回答。
可能秩序會比較吵雜,可能他們的聲音有大有小,可能你只是注意著這些事情,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有一個回應,透過這個回應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很樂意的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七項:當你考慮的時候,你也要考慮一件事情,考慮到你的學生們的年齡。有的孩子們,你可以用比較深的問題來問他們。可是有些孩子們,你用太深的問題來問他們的時候,他們沒有辦法來回答你的問題,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不知道你現在所問的問題的層面是什麼。
如果今天一個孩子他沒有接觸過太空,你問他什麼叫做太空,他怎麼知道?沒有辦法了解,在他的思想領域,他根本不必去煩惱有沒有太空的這件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知道他的年齡層,在什麼年級,我們要問什麼等級的問題。我們的語調、我們的口語,都要讓他們能夠明白這些的問題。
所以這是我們怎麼樣去改善,我們今天所提出的問題的幾個步驟,你要仔細思想,你的問題要清楚簡短,要避免只是回答是或不是,不要把答案放在題目裡面,回答之前讓孩子們有一些時間來思想;你也要注意到不要只是點一個人的名字,那其他人就鬆懈了;還有你要考慮到年齡,這是我們提問題的時候,我們所需要思考的幾個層次。
當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不是只是把這氣象弄懂了就可以,所以在這個世界有很多的事情是千變萬化的,我們需要有神所給我們的聰明智慧,隨機應變,讓孩子們能夠知道他們所問的問題,或者是老師所問的問題,能夠讓他們能夠明白。
有一天在一個主日學校裡面,有一個孩子舉手了,那個時候老師正在教一首歌《耶穌愛我,萬不錯,因為經上明明說》這是告訴我們說:耶穌他是愛我們的,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聖經上面是明明地來記載的,沒有問題。可是這時候這個學生舉手了,老師說:什麼問題。他說:老師,請問明明是誰?他說:聖經上有保羅說、有彼得說、有耶穌說、有摩西說,可是我從來就沒讀過有明明,這個明明是誰?
你想你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能會哄堂大笑,哎呀你真笨啊!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會,我告訴你,你如果是這樣的回答他的時候,可能他以後對問題一點興趣也沒有。因為他真的在問問題,可是老師卻用一種開玩笑的心來面對著他,他想問問題又有什麼意思呢?明明說,是明明白白的說,我們就應該明明白白的讓他了解;這句話不是指著人,是神的話語清清楚楚的記載。讓我們能夠去重視孩子們所回答的,也去重視我們今天所要教導的,讓他們能夠明白這些的問題。
那麼萬一學生提出來的問題,這個是一個可能是有點丟臉的事情,或者是說不太容易回答,有一點點的困難的時候,那你怎麼辦呢?我覺得做老師的不需要打腫臉充胖子,今天當碰到學生問的問題我們不會回答,好我告訴你們,你可以很誠實的告訴他說: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樣的問題。但是老師要回去查查看,看有什麼答案沒有,在下個禮拜天我們來討論這樣的問題。你不要只是在那裡敷衍,哎呀他問的問題好難啊!我也不會回答,或者這個問題,哎呀!講起來好丟臉啊,我不想講,那這樣的話就會造成很大的困難。
我們先向他們承認老師不是萬能的,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會回答的,然後我們應許他們下個禮拜天,我們一起來討論,那老師呢趕快的去找你的牧師、找你的百科、找你的答案,把這個答案確實的能夠了解,然後下個禮拜我們再來好好的討論的。
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學生的問題已經超越了,超越了這個主題之外,好那如果碰到是這樣的話,那麼你可能會停頓下來回答他幾句話,你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可能你正在講約瑟的故事,突然間一個學生舉手,老師:你的衣服好漂亮,你怎麼辦?你罰他到外面去罰站嗎?還是說:你不要吵你安靜一點。老師可以適時的停下來說:謝謝你,老師現在正在講約瑟的故事,等把這個故事講完了,我再繼續的來回答你的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不要去笑學生所提出來的問題,甚至有的老師,他會去拒絕回答這些的問題,我們應該擁有同理心並且鼓勵學生,常常的能夠提出他們的問題來,有的時候,我們要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們總要先禱告,當你要問問題的時候,當然也要禱告,當你回答問題的時候,要禱告耶穌對天父說:我也知道你常常在聽我的,所以求主耶穌賜給我們聰明智慧,讓我們能夠問對的問題。
在教學法裡面問問題,可以知道許多層次的問題,可以知道學生學習的狀態的問題。可是如果我們每一個禮拜,就是只是問問題、問問題,而不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對他們來說是沒有幫助的,所以第一個我們提到了,問題教學法。
接下來呢,我們要思考另外一個教學的方法,就是討論法。你可以想像,你如果畫一個圓圈,在圓圈的上方畫一個圓圈,這表示老師,底下呢畫六七個圓圈表示學生,在這個圓圈裡面,是你的課堂的問題,老師跟學生之間你要怎麼去互動呢?你可能老師跟第一個圓圈畫一條線,老師跟第二個圓圈畫一條線,老師跟第三個圓圈畫一個條線,那你會依以此類推下去,你會看見你的教學只是老師說學生聽,學生有問題老師來回答,永遠只是上對下,或者只是老師跟學生之間,那你永遠的就是在這個互動。
可能第一個學生問的問題,第三個學生沒有興趣,第五個學生會覺得這個太幼稚了,可能老師問的問題,第五個學生說:這個老師說的好,可是第一個學生說:這個沒有意思!我們會發現教學法,如果用這樣的教學層次的時候,那就變成台上講台下聽,他弄懂了嗎?不一定。他是不是學習到了?我們不知道!求主讓我們能夠去思考。
今天在教學的當中,有另外一種教學法就是討論法,討論法。我們先思考一下,今天成為人無分老少都喜歡講話,有人的地方就有聲音嘰嘰喳喳的,其實這就是一種討論的方式,成了一種很普遍的方法;如果這個世界大家都不討論只是做決定,那有的時候這個決定的人錯了,底下的人就跟著錯,這個做決定的人不肯做決定的時候,底下的人也不可能去做決定。
所以一個老師,他可能在討論一個主題的時候,把他弄成像剛才所說的那種,演講式的方式來談事情,這個就不叫做討論法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思想到,討論法是如何呢?我們再把剛才那個圓圈拿來思考,如果老師讓學生就在他的四周圍著這個圓圈,然後你想想看,老師對第一個學生有一條線,對第二個學生也有一條線,第三個也有,第四個也有,然後你再看第一個學生跟第三個學生、第四個學生、第五個學生也各有一條線,然後第五個學生可能跟第二個、第三個、第六個他們有一條線,你會看到這個教室裡面是一種互動的,大家在討論的當中,彼此之間對於教學能夠提出充分的來討論。
我們看哥林多前書裡面有一篇叫做《愛篇》,提到了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等等的,我們都會背,街頭巷尾大家都會唱,那老師可能在討論的當中說:好,我們今天來思考什麼叫做愛?這個學生說:老師,愛是恆久忍耐;這邊說:老師,愛是又有恩慈。好了大家各有各的意見,各有各的看法,那老師這時候做什麼呢?把他們的意見再綜合,好!那你說愛是恆久忍耐,真的叫做有愛嗎?嗯!大家會想了,老師不一定哦!
有的人說愛是有限度的,我愛你一次那你也要愛我一次。好了,那成了有條件的了,有的人說:你不愛我我也不愛你;那就是一種互動了,互動的當中你如果不對我好,那麼我也不對你好,那怎麼辦?有人說:好!我忍,我忍,我忍。我們說事不過三。那我們讓他們在課堂的當中大家來討論,愛是恆久忍耐,單單有忍耐夠嗎?不夠了對不對?
所以我們就必須思考:愛是恆久忍耐又有什麼?恩慈。哦!原來神的話語是這樣子來進展的,單有忍耐不夠還要加上恩慈,恩慈是饒恕,恩慈是包容,恩慈是憐憫。你在這個討論的當中,讓他們了解到,原來我以前認為愛是忍耐就夠了,如果我愛你,那我就應該忍耐、忍耐、忍耐。那麼有一天當我不能忍耐的時候,我是不是沒有愛了呢?
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能夠透過討論的方法,讓孩子們在他們最真誠的心靈裡面大家來討論,就好像一個班級,當他們要制定學生公約的時候,不是老師在台上說:上課遲到罰;上課不專心聽講罰。這個罰、那個罰,學生們看到的就是一堆一堆的規定,可是這些規定是他們自己訂的嗎?不是!這是老師訂的,可是你如果讓孩子們充分的來討論,他們可能會想:老師,如果上課不聽話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
他們說:可能把他搬到最後面讓他坐在最後面,或者是說讓他站在門口,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好那就做成這樣規定。我相信等到以後有一個人真的不聽話的時候,他們真的來執行這一條規定的時候,比老師規定的還要來得強,因為這是他們經過討論所決定出來的,所以討論法是可以讓我們明白更多的事情。
讓我們把問題思想的層面擴的更大一點,今天我們在課程裡面我們思想到問題法,也思想到討論法的一個初步的地方,讓我們思考我們今天在教學的當中,我們是填鴉式的老師說你照著做呢?還是說我們今天在教學裡面,是讓他們真正的去體會,真正的去明白神所教導他們的呢?
聖經上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有很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去明白這一切,願祝親自的來施恩祝福你們,我們低頭閉目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你在這個時刻來祝福每一位老師,在我們的教學過程裡面,我們常常需要提出問題來回答學生,或者是提出問題讓學生來回答,主啊!求你賜給我們聰明智慧,當我們去組合這些題目的時候,讓我們能夠問出問題當中的一個真正的意義,求神在這個時刻,你來看顧每一個主日學老師,賜給他們聰明智慧,上頭來的能力,讓他們所問的問題是合乎課程裡面的要求,讓他們能夠啟發學生明白,這當中所真正要帶出來的問題,願主施恩祝福他們,求你也祝福每一個主日學校,在聖靈的帶領之下能夠成長,蒙神的祝福。我們這樣的禱告願主賜下你的福分,是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