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牧人】17. 教牧人员冲突的处理(罗门 牧师)

我们知道冲突往往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但是冲突所发生的对象又常常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上,例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配偶、孩子、工作的同伴、同学或教会同工。在教会内,无论是肢体之间的冲突,或是教牧与同工、长执之间冲突,都会令教会元气大伤,甚至四分五裂。因此,在教会中,我们可能发觉教牧人员虽然同工,却不同心。在执事会会议时,大家议论纷纷,甚至吵得面红耳赤。有很多领袖因为看见太多冲突,而对团体失望造成教会领袖严重流失。

如果教牧人员常常花了太多时间于筹备、开会、斡旋和协调肢体间的人际问题。有时处理的可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事情,也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叫教牧人员怎有精力再尽布道和牧养的责任?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分享有关教牧处理冲突时应注意的地方。

人际冲突难免

我们知道有人的地方便有冲突,在教会也不例外。那么发生在教牧身上的冲突有哪几方面?

我们认为大致上可分为三方面:教牧与同工(长执)、教牧与信徒、教牧与家人之间。

首先,教牧与同工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对领导的方式、领导的权力认知不同所造成的,这就好像是在生物界的领域当中生物彼此互相竞争生存的地盘,如果某一方进入了另一方的领导范围,便引起对方的注意,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但是我们与其它生物的差别就是在于我们有耶稣基督的生命,然后用从主而来的生命去面对一切的人际冲突,面对所谓的自然现象,这种人际冲突的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年轻的与年长的牧者之间。至于教牧与长执、教牧与信徒之间,没有善尽沟通的责任,便很容易引起彼此的不满和对立。例如有一位年轻的传道人,他住的地方就在教会的楼上,他为了方便就在办公的时间留在家中处理教会的事务。曾有执事在办公时间在教会找不着他,因此就引起一些长执的不满,冲突就这样造成的,其实这种事情只要讲清楚、沟通明白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对立。

另外,家人亦可能是经常与教牧发生冲突的人。有一位中年、勤奋的男牧师,他对教会事工分外殷勤,却漠视家人的需要。当他在外边受了委屈,回到家中便不自觉地将家人变为发泄对象,造成了他的小儿子自小对他留下不少负面情绪,长大后更远走他方,与父亲分离。其实家庭常常是教牧面对冲突隐藏的地方,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当一个教牧人员面对冲突时,通常会有何反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面对冲突通常有三种反应:对抗、逃避及犹疑不决。常常有人认为外国人或许比中国人在冲突中较易跟对方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以致不会让彼此关系更加恶化下去,但大多数的中国人比较含蓄,常常压抑自己的情绪为处理冲突的最佳方法。当然能够适当的自我控制是好的,但若当事人处理不好,「忍」只会将冲突中所产生的情绪埋在一个活火山里,一触即发,有时甚至一发不可收拾。有些教牧在承受冲突后,便将情绪转移在家人或其他人身上,令伤害大大扩散,祸及无辜。另外有一些教牧人员在面对冲突的反应是会用专权的处理方式,意思是变得独裁起来了,可能别人的建议都听不下去了,这种常常是缺乏安全感的反应,因为要保护自己,于是便限制对方的权力范围,结果造成气氛变得更紧张,关系更加对立。

无论教牧本身面对冲突,或是肢体间发生冲突时,教牧处理须注意以下两点

  • 适时纾解负面情绪的需要:当一个人内心有太多的负面情绪,他就像快要爆破的气球,我们应在它未破之前,弄一个洞让里面的空气跑出来;又像一个人心里开了一扇窗,让内心的痛苦可以得到释放,避免更多伤害,纾解的方式:可以找更成熟的属灵长辈谈一谈、暂时离开冲突的地方,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默想祷告和反省。
  • 重新建立彼此的信任:面对冲突的发生,双方的关系已面临决裂,此刻,若能提高双方的信任感,复和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否则在不信任之下,一个无心的动作也会挑起对方的敌意。若教牧知道某肢体有不满,他可以藉肯定(affirmation)对方的贡献来提高信任,以消弭敌意,所谓肯定对方的意思是︰对他说一句感恩的话、写一张卡片慰问他曾经做过的贡献,「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十二18),我们知道一个张牙舞爪的人他更需要别人关心他,因为内心受过伤的人往往也很容易伤害别人,因此一个教牧人员一定要有宽广的心、健康的自我形像,这样我们才能去面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唯有制造「双赢」(win-win model)的局面,才让人看出教会是一个医治的团体。

我们若能对冲突产生醒觉,就可以避免许多伤害。教会内的肢体,除了在灵里合一外,我们很多时间是事奉上的伙伴,若彼此能学习坦诚沟通,这可防止对方误解你的感受。我相信这是最基本,又是最有效的预防工作。在表达时,我们(尤其教牧)要学会态度温和,但立场明确。

教牧切勿滥用「凡事以和为贵」的美德,以为是避免冲突发生的最好方法。我们来看保罗面对彼得因怕奉割礼的人,而与外邦人分隔的事,保罗见此立刻在众人面前责备彼得,其实保罗可以用另一些方法处理,也可避免让对方不愉快,但我相信保罗深知事态严重,不得不说出来,故以爱心说诚实话。但我须提醒教牧在说诚实话时,应让对方知道你的动机是为他好,免得对方误会你有意为难他。所以,建立主内相爱的情谊是重要的。

寻找冲突根源

教牧和信徒有委身的心志,才能造就别人,使教会兴旺。但是,教会中常见的闲言闲语、事后的批评、埋怨,使很多领袖感到气馁伤心。在受伤之余,一些教牧或领袖往往变成不肯委身,甚至离开教会。因此我们要知道一些冲突的根源所在并且尽力化解它。

(一)正邪对立

教会虽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但内中却常有一些心术不正、贪图名利,甚至信仰偏差的极端分子。因此,教会中的争端,有人为的因素,也有魔鬼的破坏,造成正邪对立的局面。

加略人犹大本是被召的门徒之一,人也聪明能干,跟随了耶稣三年。然而,撒但进入了他的心,为了区区的三十块钱,竟把他的老师出卖了(参路二十三3~6)。一个信徒有好的开始,我们不能保证他会继续追求、忠心于主。而我们的敌人——魔鬼,牠不住地寻找机会去破坏信徒的合一、破坏教会的工作。我们真的要竭力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抵挡魔鬼的攻击。

(二)嫉妒、纷争

教会里面有哪些嫉妒与纷争的根源呢?其实很多来自我们人类内心的自私心态所造成的,我们看见有些年长的牧师不喜欢年轻的传道人比自己更有恩赐,就压抑年轻人的事奉或者师母和女传道有角色上的冲突、或者教牧人员与长执同工彼此争权夺利等(其实这种情形也曾发生在耶稣的十二个门徒身上),我们看见或许有些人选择退让、有些人隐藏、有些人不合作、有些人则公开冲突;让我们都承认我们都是软弱的罪人,并时时记住耶稣所说的话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廿25-28)。

(三)性格排斥

我们的性格大概可分内向和外向、有温柔与暴躁。有专家更把人的性格分成若干类型,彼此需要协调和配搭,以免发生冲突。但是,要使不同性格的人和平共处,真是极不容易!一般说来人有四种性格︰1.乐观活泼型的人(优点︰友善、富同情心,缺点︰情绪比较不稳、意志比较脆弱、不喜欢安静)2.领袖刚硬型(优点︰意志坚强、很注重实际,缺点︰脾气比较不好、鲁莽、自满)3.多愁善感型(优点︰敏感、十全十美、好分析、忠于朋友,缺点︰自我中心、悲观、易情绪化)4.冷静平均型(这种类型的人喜怒哀乐不轻易表现出来,优点︰能控制情绪、有效率,缺点︰顽固、犹疑不定),

教牧人员有时候需要时常反省我的性格是否与某些肢体合不来呢?我能否有更深的爱彼此包容接纳对方与我的不同呢?或许,我甚至要靠着主的恩典改变自己的性格,才能合乎神的心意。我们看见能够愿意改变自己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勇气的人。

(四)气量浅窄

有人不能接受对方比自己强、有人不能原谅对方的过错、有人会将小事化大、有人故意挑剔别人的不是、有人常常感到欠缺安全感、有的人在得到别人帮助后还认为别人帮助他是应该的,甚至没有一点感恩的心,这都可归咎于气量浅窄。

摩西娶了古实女子为妻后,米利暗和亚伦因此便毁谤他,且说,难道耶和华单向摩西说话,不也与我们说话么?但摩西为人极其谦和,没有与他们争辩(参民十二1~3)。

(五)分门结党

有时在一家教会内,信徒有不同的看法,有时是教会领袖彼此的争论,也有时是宗派之间的争吵。哥林多的教会就有四党,有人属保罗的、有人属亚波罗的,有人属矶法的,更有人属基督的,我们分不出谁对谁错,谁是最属灵的(参林前一10~13)。但是保罗劝勉我们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

现代的宣道运动是从莫拉维亚弟兄会开始的,宗教改革后,德国贵族兼宗教领袖亲岑多夫伯爵提供山庄收容一些离开天主教体制的基督徒,这些来自各地的基督徒都是带着对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执着。他们虽爱主、对真理执着,但生活在一起却格格不入,不能合一,彼此相爱。于是伯爵就向神祷告,求神帮助他们合一。他从主得着智慧便邀大众一起领受圣餐。领圣餐时,圣灵大大工作,他们想到耶稣因着爱,为他们的罪死在十架上,把隔断的墙拆毁,可是他们却把隔断的墙再建立起来,便觉扎心,于是在神面前流泪悔改,彼此相爱。从那时起,莫拉维亚弟兄会成为最早派出宣教士到印度的宣道团体。有人说他们派出的宣教士比留在教会内的信徒还多。到底什么使他们有如此强的宣教动力呢?是神的爱使他们由内聚力变成外展力,并且把不必要的冲突完全化解掉。

我们仍须努力

我们列出五种冲突的根源,有人或许会指出实际存在的冲突,其原因恐怕更多。主耶稣在离世前最后为门徒的祷告说:「父阿,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你叫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约十七23)合一是主所看重的。

特别是我们这些蒙召的人,行事为人理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参弗四1~3)。

真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