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我的百姓去罢
以色列人对上帝眷顾的反应 (四27~31)
四章廿七节
耶和华对亚伦说,你往旷野去迎接摩西 要了解这句话,必先参考四14的注释。事实上,这整节是犹大被掳初期修订者的加笔,目的是在高抬亚伦,使他与上帝对摩西的显现「有分」,并与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使命「有分」。我们说这节话是加笔,因为18~23和24~26节这两段,使我们看到摩西已经离开了上帝的山,获得岳父的祝福回埃及,且带了家小上路,途中住宿时又遇摩西险遭上帝杀死的惊魂。在这些经历中,都没有见到亚伦的踪影。因此,原始的耶、游、神三典合编,定必没有亚伦的分儿。而这里叫亚伦往旷野去迎接摩西所指的旷野,也明显不是说在埃及边境的旷野,因为下一句已申明了地点。
他就去,在上帝的山遇见摩西和他亲嘴 如果这节是原本就有的,而不是修订者的加笔的话,它的位置应当是在14节,或至少都跟在17节之后,才是连接着在上帝的山的叙事。
四章廿八节
摩西将耶和华……的古语……神迹,都告诉了亚伦 这节话的作用和上节相同,是使亚伦与摩西的使命有分,藉以抬高他的身价和声誉,故此也是修订者的加笔。因为摩西把上帝的古语和神迹,都告诉亚伦,就含有「传授」的意思,就是使亚伦也得着摩西的权能之含义。
四章廿九节
摩西亚伦就去招聚以色列的众长老 这里的亚伦也是修订者的加笔。因为招聚众长老的责任,是授予摩西的。请参看三16的注释。
四章三十节
亚伦将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一切话,述说了一遍 原来游典在这里所有的经文,大概是这样:摩西将耶和华对他所说的一切话,述说了一遍。其余的,是修订者的加笔和修订。
又在百姓跟前行了那些神迹 这句话明显是游典原有的。原来在百姓跟前行那些神迹的人是摩西,但按现有修订后的经文则是亚伦了。亚伦并没有获授予行神迹的权能,他只是被上帝指派来作摩西的口,替摩西说话(见四14~16);惟有摩西纔获上帝授予行神迹的权能(见四1~9、17、21)。
四章卅一节
百姓就信了 这是游典回应其四1~9所记载的事的结局,而且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因为四1摩西的推托(见该节的注释),的确是个现实。这才令上帝授予摩西行神迹的权能。现在,摩西借着施行了那些神迹,百姓就信了。注意这里是说百姓,而不只是以色列的长老。这是作者「长话短说」的技巧。在实际的步骤上,可能正如29节所说的,摩西首先是招聚了以色列人的长老,将上帝向他显现所说的话,以及一切的神迹,都向他们展示出来。然后,各支派或宗室或团体的长老,或回去向百姓宣告,或领同摩西去「游说」和施行神迹,这才使百姓都信了。
以色列人听见耶和华眷顾他们,鉴察他们的困苦,就低头下拜 耶典在这摩西受召的结束话语中,不但回应了他在三16所讲的,也使以色列人接受了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为他们的上帝。这就是他们低头下拜的第一个表白。第二个表白乃是,摩西的使命成功了一半,因为他已说服以色列人信服他们祖宗的上帝,而这位上帝,也是他父亲(利未人)的上帝。第三个表白亦明显了从今以后,以色列人会在那眷顾他们和鉴察他们的困苦的雅崴旗帜之下,一同与法老斗争,以争取他们在宗教信仰上、在人权上、民族上,以及生活与工作上的自由。这就是出埃及的意义。
五、 开始与法老斗争 (五1~六1)
如果只读第五章,我们会对摩西所领导的以色列人与法老的斗争,感到乌天黑地。的确,黎明前必定是最黑暗的时候。惟有在读到本大段的末了(六1),才给我们看到与法老斗争的一线曙光。
这段经文,似乎原应紧接三18~20,却在中间给游典和另些零星资料所吸引,五经的编辑者便给补充上去了。这段经文的末了,应是紧连七8及以下十灾的故事的,五经编辑者又发现祭典的一些资料无法割爱,以致有下一大段的「摩西受召的另一记述」(六2~七7)。
在这一大段中,除去五1~2和4节因提及亚伦,以及与3节和5节显出有重复现象,使我们认其为属于神典之外,其余都是属于耶典的。当然,在整大段中,会有一些是出于后期修订者的加笔,是不出奇的。20节中的「亚伦」,就可能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1˙ 法老更加欺压以色列人 (五1~14)
五章一节
摩西和亚伦去对法老说 在三18摩西所得的吩咐,是要他和以色列的长老去见埃及王,而这里却是摩西和亚伦。因此这要把亚伦抬出来的,是属于神典。
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这样说 这是我们在先知书上所熟知的字句。神典是从北方的先知传统而来,故与南方耶典极为拟人化之神观的三18不同,该节是说:「耶和华希伯来人的上帝,遇见了我们。」这里却是先知宣告的形式。
容我的百姓去,在旷野向我守节 这节神典的话,和三18耶典的说法也有别。该节是说「现在求你容我们往旷野去,走三天的路程,为要祭祀耶和华我们的上帝。」这五1所用的守节,原文并不是甚么节期,乃是「朝圣」的用字。
神典的神观比耶典为崇高,且较为威严。因此他所描绘的摩西见法老时,是以一位威严崇高的真神使者,向地上一个掌权者说话,并且具有「吩咐」的口吻,也含有以色列人很快就可以离开埃及了的心愿和神态。这就怪不得下一节法老会回敬以讥讽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