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17. 以色列人请求为他们立王(庄亚伦 牧师)


第二章 扫罗的兴起 (八1~十五35)

 

撒母耳记上七章表露出撒母耳之领袖职分的颠峰时期,祂已经在米斯巴借着宗教改革带领全国悔改,而称为以便以谢的那块石头就变成一个纪念碑,这里就说明耶和华答应了撒母耳的代祷,使他们打了一场胜仗,击败了非利士人。自从摩西顺从耶和华的呼召以来(出三1~12),以色列的领袖都是神所任命的,并且都是神亲自授权的。一直到基甸从他的妾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士八31)试着想要自立为王,后来我们知道这件事情指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王朝。在以色列中立王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全新的制度。撒母耳本来是他们传统的领袖,在这一章中以色列人要来挑战他的职务,撒母耳是他们灵恩式的领袖,可能因为撒母耳私心按立他的两个儿子做士师,而他的两个儿子不争气,又这些以色列人看到周遭邻邦都有他们自己的王,所以这一章就是谈到以色列人来到撒母耳的面前请求他,为他们立一位王。

 

八章1~3节

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一、以色列人求王 (八1~22)

撒母耳年迈的时候,再也承担不了管治以色列全国的重任了,他一个人有三个身分祭司、先知与士师。因着他二十年的努力劝导百姓弃绝偶像,一心归顺耶和华。过了二十年以后因着他担任士师,非利士人不敢来欺负他们。撒母耳就立他的儿子们来做士师,他的这一种方法跟他自己领受神的启示,神自己立他为士师是不一样的。我们也不太清楚他为什么要立他儿子来做士师,我想大概有一点私心吧!难道他不知道记载在士师记里面的士师没有一位是世袭的。他的儿子是否在以前就表现不好,或者他们被立为士师以后才变得很坏,我们不知道。显然,他的儿子不能为他分担牧养的责任,「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八3)。

我们不知道撒母耳的两个儿子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是什么时候才开始会贪图财利,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已经远离做士师的标准了。权柄常常会叫人腐化,撒母耳的两个儿子很可能有了权柄以后才显露他们的贪心。可是撒母耳是他们的父亲,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情呢?不论在灵命和品行上,他们都比不上自己的父亲。当他们受命管治距离耶路撒冷西南面约五十里的别是巴时,撒母耳再也不能看管他们或责备他们了,因为他们也年纪成熟了长大了,可是他们所行所做总是让他们的父亲难过。

他们行贿,贪赃枉法,这便给了以色列人一个革新政府的最好借口,这里再次提出了一个事实,就是不论信徒的事奉多么圣洁及奏效,他们都不能把自己的属灵素质传给子孙,每一代的人都得个别向神委身,向神立志遵行他对人类品格的要求。没有下一代是可以既遗传肉身,又承受灵命的。可是话说回来,做父母亲若有好的榜样,常常是可以影响他们自己的孩子的。第八章第一节所描述的还好没有像描述以利那样,眼目昏花看不分明,第一节只有说他已经年纪老迈了,撒母耳一定知道他自己孩子在做什么事,我只是不太明白为何他要把士师的位置,用传袭的方法传给他的儿子。他是一个祷告的人,为什么不好好祷告求神的指示呢?可能这里有一些私心在这里。可是当他做了抉择以后,他又不能改变他所做的决定,因此我们要常常为我们所做的决定负责任。我们可以把老以利跟撒母耳做一个比较。

 

八章4~6节

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

 

以色列长老以撒母耳已经年迈,和他儿子的卑劣行为做为理由,代表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君王管理的制度。撒母耳当然不高兴长老们对他的管理与治理投不信任票,但是他并没有响应他们对他的指责。他关心的是他们立王的意愿,及这项要求本身对神在以色列建立的秩序隐含的不满。撒母耳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来到神的面前寻求智慧和慰藉。神回答他说,以色列真正拒绝的并不是撒母耳。他们其实是对神本身缺乏信心,拒绝由一位看不见的神作王,反而要求一位看得见的王,他们对国家的无能再忍无可忍了,只希望自己可以像其他民族一样,有一位王在战争中领导他们,令他们成为强大的民族。他们不知道自己积弱原是因为不顺服神,倘若他们对神忠心,根本就不需要一位看得见的王在地上管治他们。

 

真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