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02. 犹大支派不完全的胜利(庄亚伦 牧师)


 

犹大支派不完全的胜利

第一章不完全的顺服 (一1~二5)

 

士师记卷首为何有如此重要呢?原因是在于其内容能够解释这期间出现的混乱情势之成因。由于以色列人并没有完全将敌人赶走,以致他们不能全然获取得到土地产业的祝福。一章一至卅六节详尽的交待,正是强调问题的关键是在于他们没有照神的指示,或者说是不顺服的表现。同时,以色列人拜偶像及与迦南人通婚的恶行,亦进一步说明此段混乱局面时期的情况。

 

约书亚记与士师记的连续性,可以从士师记卷首篇幅中,所出现的重复事情看到这关系:

事件

约书亚记

士师记

便雅悯不能占据耶路撒冷
十五63
一21
迦勒将女儿许配给俄陀聂
十五15~19
一11~15
迦勒将亚纳的三个儿子赶出
十五14
一20
玛拿西不能占据迦南
十七11~13
 一27~28
以法莲不能将迦南人赶出
十六10
一29
约书亚死
廿四28~31
 二6~10

 

 一章1~4节

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求问耶和华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攻击迦南人,与他们争战。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我已将那地交在他手中。犹大对他哥哥西缅说,请你同我到拈阄所得之地去,好与迦南人争战。以后我也同你到你拈阄所得之地去。于是西缅与他同去。犹大就上去。耶和华将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们手中。他们在比色击杀了一万人。

 

壹、以色歹的不顺服 (一1~36)

一、犹大支派不完全的胜利 (一1~20)

年迈的战士约书亚在将要离世之前,曾经召集以色列人,嘱咐他们说要完成征服这地的任务(书廿四1~27)。士师记以以色列响应约书亚的呼召,寻求耶和华的引导作为全书的开始。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求问耶和华说:「谁要为我们首先去攻打迦南人,与他们争战?」(一1)。迦南人这名称可以从广义或狭义的层面来理解。广义来说,这名称泛指所有住在应许之地的以色列人的敌人。创世记十章十五至十九节指出迦南是许多的人的先祖,其中包括耶布斯人、亚玛力人、革迦撒人及希未人。迦南人敬拜巴力,他是男性的繁殖之神,而亚斯他录有不同的名称,如亚斯他德(Astarte)或亚斯他罗(Ashtaroth)则为巴力的配偶。由于迦南人相信巴力与亚斯他录透过交合,可以为他们产生农作物,所以迦南人的敬拜包括与庙妓交合,藉此产生更丰富的农作收成。
因为这段时间整个以色列人已经没有像约书亚这样的领袖,以色列人就透过乌陵和土明向耶和华求问(民廿七21)。耶和华响应以色列所求,指定犹大应当首先上去与迦南人争战。由于犹大属于最大的支派,加上是王族的支派,所以犹大首先上去争战是附合逻辑的。而耶和华亦应许他们必然成功:「我已把那地交在他手中」(一2)。
犹大人响应耶和华的应许,召唤他们的兄弟西缅合力与迦南人争战(一3)。事实上,这两个支派的联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首先,犹大和西缅均为利亚所生的儿子(创廿九33、35);其次,西缅获分之地亦是限于在犹大的领土范围之内的城市(书十九1~9)。
事实上,犹大与西缅的结盟可以说是一种相互的关系:西缅协助犹大消灭他们境内的迦南人;以后,犹大人亦会同样助西缅一臂之力。结合两个支派的军力,耶和华使他们战胜迦南人和比利洗人,并且他们在比色击杀了一万人(一4)。根据创世记十五章二十节,比洗人早在亚伯拉罕的时期,已经在这地出现,并且一般相信,他们是居住在山地的人(hill-dwellers),从他们的身分来看他们并非部落群体,而是村民而已。迦南人与比利洗人这两个名称可能是一般性的称呼,泛指在这地居住的一个群体,因此迦南人可以推论为沿岸居住的居民,而比利洗人则在中央山区居住的土著。由此可知,这两个名称与同属一般性称呼的迦南人与亚摩利人有相似的地方(参书五1)。
以色列人在比色将敌人打败。部分学者相信比色是靠近耶路撒冷的一处地方,但比色更加可能是位于基尼波山,在耶斯列的东南及加利利海的西南。

 

一章5~7节

又在那里遇见亚多尼比色,与他争战,杀败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亚多尼比色逃跑。他们追赶,拿住他,砍断他手脚的大姆指。亚多尼比色说,从前有七十个王,手脚的大姆指都被我砍断,在我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现在神按着我所行的报应我了。于是他们将亚多尼比色带到耶路撒冷,他就死在那里。

 

一章四节可以算是争战胜利的一个概略说明『他们在比色击杀了一万人』,而一章五至七节却特别交待其中有一位国王的战败及被俘掳的情况。亚多尼比色(即比色的主),似乎并非指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属于一个称号或者是头衔。亚多尼比色在追赶之下结果被以色列人生擒,他们将他的手脚大拇指砍断(一6)。这种野蛮的行为应用了一种称为复仇法(lextalionis)的律法原则--「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在当世代是相当流行的彼此对待,若有人伤了我,他一定会去报仇。这种使人身体残缺的行为是要令那人丧失作战能力,因为他不能再拿刀打仗及在战场上奔驰。从这王的说话中,可以见到当时的文化是接受这做法的;他承认过去在他人身上所做的,现在自己竟然要受相同的痛苦(一7),圣经只有说他死在耶路撒冷,没有告诉我们他是如何死的。

 

一章8~10节

犹大人攻打耶路撒冷,将城攻取,用刀杀了城内的人,并且放火烧城。后来犹大人下去,与住山地南地和高原的迦南人争战。犹大人去攻击住希伯仑的迦南人,杀了示筛、亚希幔、挞买。希伯仑从前名叫基列亚巴。
尽管部分的注释家认为,亚多尼比色提及七十个王被征服一事为夸张的表达手法,但这七十人极有可能是被亚多尼比色几次打败的人,而部分被杀的人相信在相同的城邑或宗族内数任的族长。『在我的桌子底下』指出亚多尼比色对这些战败的王像狗一般对待(参太十五27)。亚多尼比色被带往耶路撒冷,期后死在这里。

虽然耶路撒冷的王在约书亚的征战中已经被杀(参书十22~27;十二10),然而当时这城未被正式占据。甚至,耶路撒冷已经落在犹大人手上(一8),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耶布斯人就此被赶逐(参书十五63,士一21)。以色列明显在夺取这城不久,马上又失去该城,并且要到大卫时期才能将它重夺回来,一直归为己有(撒下五6~7)。

耶路撒冷可以说是世上最古老的城邑之一,五千年之久一直有人居住这里。创世记是圣经中最早的经卷提及耶路撒冷:撒冷王麦基洗德(创十四18)。公元前十九世纪,在埃及的咒诅经文中,称这城为乌兰沙(Urushalim)。
一章九节据述犹大对迦南地所游行的攻击。山地南地和高原这三组名称在地理上都是指及迦南地南部三个面积。山区特别是指中央山脉的范围,包括耶路撒冷及希伯仑,这些都是位处水平线以上至少三千呎的城邑。南地,为希伯仑以南干燥的地区,并且包括别示巴及加低斯巴尼亚。高原亦可称为萨非拉(Shephelah),泛指沿海平原与中央山瘠之间的地区。那时,犹大人将战场向南伸展至希伯仑,这城位于耶路撒冷南面约二十哩;于水平线以上二千八百呎,在两个山瘠之间的山谷中盘跨而坐。希伯仑以往被称为基列亚巴(即「四之城」),从这名称的意思可以看出这城是由四个城邑所组成。亚巴是亚纳族中最尊大的人,可能是这城的建造者(书十四15)。希伯仑对以色列来说甚具重要性,因为亚伯拉罕曾在这地居住(创十三18)。

从犹大夺取这地足见他们的信心,因为此处提及的三个族长皆为亚衲的后裔(一10),而且他们拥有的身量及其英勇,在战场上已颇具盛名(一20)。

 

一章11~15节

他们从那里去攻击底壁的居民。底壁从前名叫基列西弗。迦勒说,谁能攻打基列西弗,将城夺取,我就把我女儿押撒给他为妻。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他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他说,你要甚么。他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迦勒就把上泉下泉赐给他。
当犹大人夺取希伯仑后,他们攻击底壁,这城离希伯仑西南约十三哩远。至现时为止,对于基列西弗即「书之城」,这名称仍未发现有任何恰当的解释(一11)。
从迦勒承诺将自己的女儿押撒赐给那夺取造城者(一12),足见底壁一定是一座十分坚固的城池。俄陀聂是迦勒兄弟的儿子(参书十五17,士一13;三9),将底壁城夺取,并将押撒娶来为妻(13节)。这事以后,俄陀聂成为以色列第一任的士师。
由于押撒先前已经从父亲那里接受在南地的田地,故此她继而向父亲要求水泉,这对于南部干燥之地甚为重要(一15)。迦勒同意她所求,赐她上泉和下泉。这里所指的水泉可以是指位于希伯仑西南的斯尔得底比(Sel ed-Dilbe)之贮水池或水库,又或者这些水泉是指在特毕美森废丘(Tell Beit Mirsim)的坑道,用来灌通地面的水。

真光网站